近日,跳水奥运冠军全红婵进入暨南大学读书,成为一名大学生,但是因为身材变胖引起争议,很多网友劝她急流勇退,见好就收,赶紧退役吧,其实摆在她面前的路还有很多。
第一条路,继续跳水。“发育关”对跳水运动员来说确实会是巨大威胁,但也可能是重新出发的契机。“跳水女皇”郭晶晶也曾因体重增加导致动作稳定性下降,但她没有放弃,而是和教练团队制定了“科学训练+精准饮食”的方案,并且果断转项,最终登上巅峰。伏明霞也是如此,14岁就成为奥运史上最年轻的冠军,经历“发育关”之后,依然还能再夺奥运金牌。
第二条路,转型成为教练。如果选择不继续比赛,那么全红婵依然可以为中国跳水做贡献,那就是拿起教鞭。她从一个农村孩子一步步走到世界之巅,经验非常丰富,足以激励并指引后辈们重走自己的道路,再加上对跳水运动的极致理解,说不定能培养出下一个全红婵,就像陈若琳培养出她自己一样。
第三条路,好好读书,继续深造,走行政口。如果全红婵选择淡出赛场,那么就在暨南大学好好读书,等到大学乃至研究生毕业,可以向体育学院院长苏炳添那样,慢慢走向“行政口”,这样肯定比当运动员更有发展前途。
第四条路,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。超高的国民度,是全红婵的巨大优势,如果能把这种国民度转化为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力量,那么她有望在另一片赛场上取得成功,就像“体操王子”李宁一样。
苏炳添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,他不仅在暨南大学当院长,还参与体育科技公司的研发,将自己的运动数据转化为科学训练模型,帮助更多亚洲短跑运动员突破瓶颈。全红婵同样可以这么做,比如创立自己的品牌,做专业设备研发,参与体育赛事运营,等等。
总之,和绝大多数运动员相比,全红婵的起点已经非常高,而现在肯定不会是她运动生涯的终点,无论是继续征战10米台,还是转项,抑或是退役,留给她的选择和时间还有很多,而且无论怎么选,都已经是人生赢家。